《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本书是针对2009年云南陆良“8·26事件”及云南省委宣传部专门针对此次事件下发的《关于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有关注意事项的通知》的研究著作。书中详细地阐述了“8·26事件”发生的背景及起因经过,并邀请社会学家从*****研究的视角、传播学家从危机传播管理的视角、法学家从陆良事件中法律适用的视角展开研究。此外书中还摘录了各大报纸对此发表的社论,论坛、博客中网民的评论和云南省委宣传部自己的评价,肯定与质疑均有,目的即在*****研究中反映官民两方的声音,不让任何一方失声,也为今后
于建嵘,法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当代农民的**抗争:湖南衡阳考察》、《底层政治:对话与演讲》及《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批判》等。
云南尝试“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处理突发事件和维稳的新思路、新机制,值得充分肯定。
“有话好好说”、“遇事好商量”不是空头的民主口号,而是现实的沟通需要。
通知中的这些提法,作为一个从业20余年的新闻工作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如果官民之间的关系一直算是“棘手问题”的话,云南“8·26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上下作为,真的可以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官民交流的某种范本,这种“典范”的意义,已超越了事件本身。
如果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所说的“提高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的能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 时代课题”,当真会成为各级政府都会足够重视的课题,那么处突新机制的“诞生”、执政理念的转变,“8·26事件”就该是起点。
附录3《国家突发公共事们: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4《阔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
附录5《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
附录6《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