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在经济体系内流转,就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一样,必须畅通无阻,才能让经济正常运作。资金要能在经济体系内流动自如,稳健的金融基建是不可或缺的。金融基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支付系统、证券交收系统,以及本地系统之间的联网及跨区同类系统的联网。

金管局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发展香港的金融基建,以促进本地及跨境资金与证券转拨。一直以来金管局不断努力并投入资源,建设一个稳健及高效率的跨币种、多层面的平台,以及覆盖范围广泛的本地及境外系统联网。

金管局在发展本港安全及高效率的金融基建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这对维持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全至关重要。这个提供跨币种、多层面的平台可以处理主要外币与港元在香港的即时交易,并覆盖银行、股票及债务工具等多种不同的资金融通渠道。香港的金融基建符合现今最高的国际标准,并紧密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支付系统是金融基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作进行银行同业资金转拨。香港的支付系统可进行港元、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的银行同业资金转拨。这些支付系统由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运作,提供各种银行同业结算及交收服务。

金管局在1990年设立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系统),为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提供电脑化结算交收服务。1993年12月,金管局将这项服务推扩至其他港元债券,为港元债券提供高效率、安全及方便的结算托管系统。自1994年12月起,CMU系统逐步与区内及国际系统建立联网,借此让海外投资者参与港元债券市场,有助向海外投资者推广港元债券。

本港金融基建的发展一直致力配合本地及跨境经济活动的需要。与其他地区的支付与债券系统的联网,已形成方便的支付及交收平台,以处理跨境经济交易及金融中介活动。

为应对市场对高效率零售支付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金管局于2018年9月17日推出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香港的银行及电子钱包营运商均可参与此系统。他们的客户只需输入收款人的流动电话号码或电邮地址,即可轻松进行跨行 / 电子钱包支付,而收款人亦可即时收到款项。转数快全日24小时不停运作,并支持港元及人民币支付。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触发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针对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各个范畴推出改革方案,藉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及减低涉及的交易对手风险。国际监管机构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规定向交易资料储存库(储存库)汇报所有场外衍生工具交易,以及所有标准化场外衍生工具交易都要经中央交易对手结算所结算。

金管局是国际结算银行辖下的支付及金融基建委员会成员。该委员会透过推广稳健及高效率的支付及结算系统,以巩固金融市场基建。该委员会亦是中央银行监察及分析境内支付、交收与结算系统及跨境与多币种结算计划的渠道。

金融市场基建有助支付、证券、衍生工具或其他金融交易的结算、交收或纪录,是确保先进经济体系畅顺运作的重要基石,对促进金融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及货币管理当局必须监察重要的金融市场基建,以促进这些基建的安全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