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了取代美国的GPS定位系统,不想受制于美国,在过去已经累积发射了31颗卫星,组成他们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而初步第一期的应用已经验收完成,除了一些军事用途之外,对于中国民众最大的差异就是可以使用自家的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定位。根据中国媒体报导,“北斗地图APP”预计将于五月上线,而且精密度可以达到一米以内。如果搭配扩充模组,定位的准确度号称可以达到公分等级。

目前我们使用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开发的,早期为了军事目的,因此故意给民用的GPS精确度降低,定位的精准度大约在100米左右,而军用的精确度可达10米以下。后来到了2000年以后,美国政府取消对民用讯号的限制,因此现在的GPS也可以达到10米以内的精准度。

不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现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的卫星都是中轨轨道卫星不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因此可以进行更复杂而精准的定位,功能也更多样。

北斗卫星系统早在2012年就上线,不过现在进入第三期,号称精准度搭配扩充模组可以达到公分级。而现在五月要推出的北斗地图APP,就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提供的地图以及导航服务。当定位的精密度提高了,其实势必也将影响到未来导航、地图软件的改变,比方说导航将可以针对车道做出更细腻的提醒,还可以侦测到你汽车是否偏离车道,对于自动驾驶的技术当然也会有重要的影响。而未来的电子地图也将变得更大,甚至可以列出街道上所有的店家。

此外,北斗与一般GPS不同的还有它具有“短报文”系统,也就是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平时手机用的简讯,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

当然北斗卫星可以探讨的应用有很多,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都有。不过北斗卫星最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的军事用途上,导弹、飞机的定位也将不再受限于GPS。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无论是车机或是手机,厂商将可能会搭配支援北斗卫星以及GPS卫星的双卫星定位系统,好处是定位将会更精准。不过,对于国人来讲,要不要用北斗卫星定位可能会是一个问题,毕竟中国会担心自己受制于GPS,我们更加应该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