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12/6)第3次上课中,老师主要讲Part.2的部分: 历史记忆。

老师提到,这本书花很多心力在讨论历史记忆的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历史记忆的问题曾经是转型正义里,被看成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但发展几十年来,大家其实也发现历史记忆有它特定的问题和局限性,因此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向跟过去不太一样。

第二方面,台湾在谈与转型正义相关的历史记忆时,基本上沿袭了过去比较旧的认知,甚至会去强调历史的重心就是记忆,而记忆又与认同的问题连结起来,很多问题就这样因此纠葛不清。

再者,老师也说,历史的创伤是怎样被记忆,本身成为冲突史的一部分,转型正义连结到的历史处理问题,因此成为社会冲突史的一部分。换言之,与转型正义相关的社会冲突不只是定格在历史事件发生的那个特定时空而已,而是会延续到我们如何记忆这段过去的历程。也就是说,不是二二八发生后,我们的冲突史就定格在那时间点,或是,白色恐怖发生后,白色恐布的冲突史就定格在那时间点,而是继续延伸到我们对如何记忆二二八与白色恐怖。因此,我们如何记忆这个冲突的态度或是方向,是会影响到未来,影响到这个冲突是否能好好被解决。过去的冲突不是定格在过去,而是会延续到现在,当社会无法发展出好的解决方式来处理历史记忆的分歧问题,就常会沦于争夺历史历史解释权,人们会企图透过政治的方式去争夺历史解释权。

因此,今天的内容就细讲在历史记忆问题上,处理加害者与被害者的记忆容易会碰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