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置业逐渐变成世代矛盾,立法会资料研究组编制的报告指出,2019年自置居所比率跌至20年新低,在拥有自置居所的业主仅7.6%属于年轻世代,反而超过4成属于60岁以上长者,比例较97年时候增加一倍。

立法会资料研究组编制《自置居所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简报》,综合资料指出,香港楼价于15年内急升近4倍,由自置居所比率在2004年达到54.3%的历史高位,但该批例在近10年逐步倒退,在2019年跌至49.8%,创20年新低,而去年则轻微回升至51.2%,不过报告指,自置居所比例仍远低于其他富裕经济体。

35岁以下的年轻世代面对置业困难情况明显,例如年轻世代占整体自置居所户主的比例,由1997年的22.1%大跌至2019年的7.6%。反之,60岁及以上的年长业主的比例则由97年的21%急增一倍至41%,而已退休的业主比例亦有近3成。

报告还指出,在2009至2019年之间,私人住宅单位的净增业权大多由投资者持有,并放租予租户,而非自住,形容“虽然普通租户也可努力储蓄置业,但单凭工资,较难在物业市场与其他买家竞争”。

对于楼市属于好消息,则可能是研究发现多达三分之二的本地业主,已于2016年“供满楼”,所以有较强购买力添置额外单位,作为子女的第二居所,或为收租的投资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