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馆”是公元7世纪后半叶所修建的古代迎宾馆,作为进行外交与海外贸易的场所,截止到公元11世纪为止的400年间接待了遣唐使、新罗使团、以及商客等。其前身为“筑紫馆”,在日本留传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中也有着“668年在筑紫馆接待了新罗国使臣”的记载。筑紫馆于平安时代初期改名为“鸿胪馆”,其由来是唐代相当于外交部职能的“鸿胪寺”。“鸿”的意思为“大”,“胪”则意为“表达”。当时“鸿胪馆”在日本共设有三处,分别为京都的平安京、大阪的难波、以及福冈,现在确认了遗址所在地的只有福冈的鸿胪馆遗址一处。遗迹于1987年发现,并于次年开始挖掘调查。为了保护挖掘出来的遗迹,在上方加盖了保护建筑,现在遗址建筑基石等珍贵遗迹都是以挖掘出土当时的状态展示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