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郝龙斌曾在去年九月底,亲身体验视障者(盲人)在“吃”方面的不便,他当时戴上了眼罩,跟着导引的人进入餐厅、就座、使用“点字菜单”点餐,并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喝水及用餐等,事后他发现视障者的生活有很多的障碍,希望可以为他们改善更多生活的空间!

你曾否试过闭着眼睛走路或做事情?你当时的感觉如何?视障者因眼睛看不见,所以他们的听觉特别灵敏,能藉声音辨识远近、方位,以及所代表的讯息。当他们独自行动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盲杖、耳朵、鼻子、触觉和心中的地图来辨识位置和定方向,也有少数人使用导盲犬;他们透过听声音、闻味道、触摸身边的东西、感觉阳光的热度和记住周围环境的特征等等,来移动和前进,以顺利到达预定的目的地。

明眼人因看得见,可以避开很多障碍物和危险,省下许多摸索的时间和精神,能迅速有效地到达目的地,但也因为太依赖视觉,有时候会受“看得见的东西”或“看不见有东西”所左右,而缺乏冒险精神,也不习惯用“心”去体会环境,以至无法感受到视觉以外的世界,使得失去了更深体验另一种层次生活的机会。

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是一个不完全凭着视觉去生活的人,他最在乎的是不是神所说的话,因为那是他决定行动与否的根据,即使还不确定方向在哪里,事情看起来不太合理,时机不是很恰当,成本不划算,代价太高了,不见得有回收,甚至还可能被他人质疑和嘲笑…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次要的问题。

他心中的地图是神的话语,他只能完全依赖听觉,比视障者所面对的挑战更大,因为闻不到,也摸不到任何东西,他所走的是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所以他被称为“信心之父”,因为他在看不见,理性头脑通不过的时候,仍然能够迈开大步向前行,而且是动员整个家族跟着他一起出发,他对神的信心可想而知(创12-25;来11:8-19)!

还有另一位圣经人物彼得,他是个非常有经验的渔夫,他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可以打到鱼。他曾有一次整夜劳力都打不到鱼,耶稣叫他在他认为不是合适的时候以及不可能捕到鱼的地方下网;他因为“依从”耶稣的话,不依靠自己的经验,照着下网,就圈住了许多鱼,网还险些裂开(路5:4-11)。这是“看不见”却仍愿意凭信心行动的表现。

历世历代都有一些愿意单单依赖“听觉”而生活的人,他们因着信任神所说的话,以至能经历又大又奇妙的事。愿你我在看不见的时候,仍能专心聆听主的声音,并靠主的恩典往前再跨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