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污水进行微生物脱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分为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的硝化细菌将含氮物质转化为硝酸盐,再利用污水中的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两种生物脱氮方法是污水微生物脱氮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用作标准生物脱氮方法。

相信大家对硝化反硝化工艺并不陌生。今天小编们带大家来复习一下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因素是什么?

反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 ~ 40,低于15,反硝化率明显降低,冬季低温要保持一定量的反硝化率,提供泥浆停留时间,降低负荷或提高污水的停留时间。

反硝化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碳源,碳源物质不同,反硝化率也不同。通常使用面粉、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为半质像素的碳源。其中甲醇和醋酸是碳源,反硝化快,工程应用多的是甲醇、醋酸和葡萄糖。

废水BOD5和TN的比例一般保持在5~7左右。

镍浓度大于0.5mg/L,盐度超过0.63%时,控制反硝化作用。

其次,影响硝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硝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 ~ 35,影响生长速度和细菌的活性。由于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降低,低温下泥龄延长,溶解氧提高到4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