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见。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骨质疏松不仅会造成腰背痛,身长缩短和驼背,更严重点会导致骨折,主要发生在脊椎,髋骨踝骨腕骨。脊椎压缩性骨折,严重时可造成截瘫。髋骨骨折最为严重,可导致下肢运动障碍,50% 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一年内死亡率约占20%,终身残疾占50%,此外,15%-20%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栓塞、感染等而死亡。

确诊了骨质疏松症应该怎么办?

1、配合医生积极参与治疗,半年至一年或根据前次骨密度检查结果提示复查骨密度,监测治疗效果。

2、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饮用***和浓茶等不良生活习惯。

3、在饮食习惯上,应尽量坚持每天摄入奶制品(如牛奶)。

4、维生素D利于钙的吸收,经常晒太阳有利于合成充足的内源性维生素D,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