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要检查甲状腺。”30多岁的邱小姐开门见山地说。
“为什么会想要检查甲状腺?有什么症状吗?”我问。
邱小姐解开丝巾仰起头,指著脖子上一道淡淡的疤痕,道:“我去年因为肿瘤开过刀。”
“那颗肿瘤长在左边,发现的时候跟弹珠差不多大小,经过几年之后长到7、8公分,所以只好开刀拿掉。”
“哇!比鸡蛋还大,怎么会放这么久才处理?”我疑惑地问。如此大颗的甲状腺肿瘤除了会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气管。而且,随着肿瘤愈来愈大颗,手术风险也会愈来愈高。
“因为我不想开刀,在脖子上动手术,听起来好可怕。”
了解她的状况后,我委婉地道:“既然你去年刚动过手术,要不要考虑回主刀医师那边追踪,毕竟他们比较了解你的状况。”
“不要!”邱小姐一口回绝,还提高音量道:“那家医院烂死了,我发誓再也不要走进去。”
听她语气充满怨怼,我心里一惊,难道又是一起医疗纠纷?
“哼!那个医师手术后跟我说,切下来的肿瘤看起来应该是良性的。结果出院一个多礼拜回诊的时候,他又说病理科医师在肿瘤里发现0.2公分的恶性肿瘤。”邱小姐一脸不悦。
“医生怎么可以那么草率,一下子说良性,一下子说恶性,这样以后谁敢让他们治疗?”邱小姐忿忿地道:“我才不要回去给他追踪咧!”
“欸…”我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事情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因为这个病,我现在根本没办法买保险,而且……”
我打断她的抱怨,问:“你刚刚说你的肿瘤有几公分?”
“嗯,你认为在8公分大的肿瘤里找0.2公分的癌症,是简单?还是困难?“肯定相当困难。因为得先把这么大颗的肿瘤切成很多很多薄片,然后用显微镜一片一片地毯式搜索,才不会错过这样一丁点恶性肿瘤。所以,事情正好和你想的相反。他们不是草率,而是非常谨慎,才有办法做出如此正确的诊断。”
希望这番解说能消弭误会,还给认真医师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