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舶来品,铅衣在中国的医疗行业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以下苏东医用防护小编对其在认证、法规遵守、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与国外的对比。
关于防护服的测试方面国内测试机构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而在欧美国家,有许多第三方测试机构(如:加拿大国立研究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等)或独立于政府的其他测试机构。
我国检测铅衣的指标是出厂检验(主要是铅当量检验);而在使用中,对现役防护服装的检测频率较低,几乎没有检测。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医院自己做测试。但不少医院也逐渐走上正轨,每年都会在正常使用时进行检测。但是,根据《GBZ176-2006医学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和用品标准》:
个人防护材料和用品的使用应每年至少自检两次。
在国外对产品进行的检测主要是对衰减率的检测,而在欧美国家,防护用品从发运到用户手中开始算起,需要每年进行1至2次的检测,主要检查防护服内层防护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损坏(如:断裂、穿孔等)。这种检查一般可在医院的放射科进行。由医院指定部门负责采集、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此外就铅衣的报废依据标准而言,目前国内还没有报废标准,国内医院多以使用年限长,表面破损,污染,不能修复,材料老化,破衣断衣等简单标准进行淘汰。并且国内报废防护服没有专门的接收处理机构,由医院自行处理。
破手套>3平方厘米;
如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要求,则铅衣应立即报废。苏东医用防护小编了解到在欧美国家,每一件废弃的防护服都要小心处理,不能随便丢弃,以免铅等重金属污染环境。医院通常会联系相关回收部门,了解防护服的报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