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曹雅雯所唱:那明天呢?除了Live Sessions之外,有什么方式让疫情下的艺人可以跨越国界有效展演且促成商业合作?世界仍在摸索,有些问题,尝试回答之时,部分留给明天。(林真宇)

《物种大乐团》中,确实承载了大量撷取自《物种起源》的内容,⋯⋯,只是,经过了编导的拆解、混杂、融合、排比之后,这许多学术的、历史的、地理的、族群的、文化的,甚至于艺术的巨量资讯,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对应当下时空的在地群像?或者,让我们对《物种起源》与自我的关系,有特定脉络下的理解?(陈正熙)

让父祖成为你我乐园《物种大乐团》

当剧院的观众成为演唱会的观众,拼命在舞台上寻找并拥抱看见父祖/自己的欲望。那些辩证的、看见消失的、挖掘看不见的,那些我私心认为更属于当代剧场的,也不必在乎了。(汪俊彦)

当然,无法否认这样的互文关系是有机的,无论是从多线叙事面还是驳杂的媒材拼贴来看,都跃然地涉及了“我们是谁?”的诘问,如同数字摇滚般几率性地实验,王嘉明也正在以他自己的风格与手法,去实验如何在剧场中论述/辩证台湾的多元史观,也藉这样的拼贴呈现台湾纷扰的文明状态。(戴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