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古代舞蹈历史雅乐舞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西周时代雅乐舞曾经占据过显要的地位。秦汉以后雅乐舞又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音乐舞蹈的发展。翻开廿四史可以看到自西周时期以“六代舞”为标志的雅乐舞确立后在其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代王朝都把制定雅乐舞视为国家大事。秦汉以来制定雅乐舞在历代王朝皆为盛举。历代宫廷都保存着雅乐舞其遗绪可追至明清时代。然而从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又继秦始皇“焚书坑儒”“周存六代之乐散亡。至秦唯余《韶》《武》。汉魏以后威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乐府诗集·卷52·雅舞》)实际上正宗的雅乐舞在社会历史的转折变迁之中已经失传。但是所存遗迹却依然被历代统治者拾掇或考证或增修或新编改名挽调等等修修整整以文舞和武舞的形式使雅乐舞沿革历代宫廷二千年之久。在这一过程中雅乐舞本身的内容形式已经僵化。它的意义似乎不在于表演艺术范畴。在每隔二、三百年就要发生大动荡并产生历史转折的社会发展变化中一旦新的王朝统治建立制定雅乐舞就成为“成一朝之盛”的头等大事。统治者总要集众多儒臣研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