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整体癌症新症个案录得新高,达33075宗,其中男女的新症个案分别为16876宗及16199宗,数字为近年最高。癌症是本港头号杀手,当中最常见的五大癌症为大肠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癌。男性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在50岁后迅速上升,而女性则自40岁后上升。
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总监黄锦洪医生表示︰“因应本港人口不断增加及老年化,癌症个案持续上升,过去十年每年癌症发病平均增幅为3.1%,而2017年录得33075宗新症个案,较2016年增加5.1%,亦是近8年新高。”
大肠癌继续成为最常见的癌症个案,其新症数目为5635宗,同时较第二位的肺癌高出457,第三至五位则依次为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癌,个案数目分别为4391、2240及1834宗。首五位的癌症个案数目已占整体数目超过五成。
儿童及青少年(19岁以下)患癌则只占整体癌症的0.5%,每年个案维持在约200宗,最近五年常见的癌症分别为白血病(占29.4%)、原发性脑瘤(17.2%)、淋巴瘤(16.7%)、胚胎细胞及生殖腺肿瘤(12.2%)及癌及上皮肿瘤(8.9%)。
乳腺癌继续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确诊年龄中位数为 57 岁。2017 年女性入侵性乳腺癌新症个案较显著,个案为 4373 宗,期间亦录得 636 宗乳腺原位癌新症个案 (即乳腺癌分期为零期或称为癌前病变),令女性入侵性及原位乳腺癌新症个案合共录得超过 5000 宗的历史新高。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常见癌症中,近年发病率升幅最快的癌症。2017年新症个案按年升17.2%,达2240宗,首次突破2000宗。黄医生指前列腺癌由25年前每年约300宗新症升至现时年逾2000宗,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外,相信亦与香港男性对前列腺癌的警觉性增加及诊断技术进步有关。至于近年新症急升的风险因素,确实原因仍需要继续观察和研究。
黄医生指出,癌症发病及死亡个案上升受人口及年龄分布影响。若果采用消除人口增加及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影响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及死亡率(ASM),在最近十年间(2008-2017) ,本地整体癌症死亡风险保持下跌的趋势。但男性整体患癌风险转趋平稳,而女性则呈现上升趋势。黄医生提醒,癌症发病可能受到现代人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市民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以多菜少肉为主,避免进食过量引致过胖,要恒常运动,避免酗酒及吸烟,以减低患上癌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