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回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容易激发自己“不良反应”的场景,也许是对方的一些举动,或者一些话语,发现似乎都和童年的经历有些相似。我想,是这些无意间启动了我们过去未曾疗愈的创伤。

为什么我会很在意被冤枉?

我平常算是一个比较忍耐的人。但当我被冤枉的时候,我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明明是同事私自移动东西,又不知道哪个人在被上司问的时候说我的名字。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牙痒痒,凭什么不是我还要被说,那个人有亲眼见到过吗,凭自己的主观在乱说。也许对方觉得没什么,事不关己。我还是觉得很被冒犯。

现在我知道了,这某种程度上激起我的童年创伤。小时候不知道做了什么,也许我觉得没什么,父母觉得有什么,然后说我,大概有一些内容我觉得不是事实,但愣是一句话都没解释(我也忘了是不是有解释过但不被接纳),被拿藤条打,那个时候我硬是一句话不说,一动不动地让他打。我心里想,打死我算了。

也许这些委屈和愤怒,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在潜意识影响我。所幸接触了社科人文,又遇到几个好的朋友。虽然我现在懂得去表达自己,有时候在这种情境下有些哑口,但相比之前的我,我会愿意向信任的人说出来,而不再是听之任之。

问题在关系中产生,又在关系中治愈。坦然做自己。

天生矛盾综合体,犹豫纠结,又干脆果断。我们一起从平淡生活寻找精彩,从平凡人生发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