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病人易有心脏血块出现,血块流向脑部就可引致中风,故须以薄血药减低风险;华法林为常用的薄血药,面世至今逾六十年,仍是预防中风的一线药物。华法林可减弱有凝血功能的蛋白,然而过量服用可致流血不止,所以用在人体的分量要很恰当,须在医疗监视下使用。服用华法林要戒口及有出血风险,使用时就像行钢线一样,要小心翼翼才可确保安全,不免令病人增加许多心理负担。不过近年有新研抗凝血药出现,可望改善华法林的不足。

华法林针对维他命K,这是其中一种抗凝血因子,很多常见的食物亦有丰富维他命K,包括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芥兰或通菜等,以及动物内脏、部分中药和酒类等。服用华法林的病人须定期检查血凝指数,病人的理想数字是二,如果升为三,便易有出血风险。有病人一直有良好的血凝指数,却在冬天中风入院,检查下发现血凝指数突然偏低,原来病人当时经常打边炉,吃了过量的深绿色蔬菜而不察,令华法林失效。

研究显示,服用华法林的华籍病人,能达到理想普遍只得血凝指数约四成,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大原因是未能彻底戒口,或是像以上例子一样,跌入陷阱而不自知。病人最痛苦的并非是无法进食心爱的食物,而是他们经常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担心吃错东西,在下一次检查血凝指数前会有很多忧虑。

华法林虽功效卓越,但限制多多,多年来都有人想研制新药物取代华法林,近五年终于有几种新一代抗凝血药出现,其中一种是阿哌沙班。华法林可影响几种抗凝蛋白,而新抗凝血药则各自针对特定抗凝蛋白。在研发新药初期,多以非瓣膜性心律不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新药的抗凝血效果不输给华法林,而且所有病人都可服用同一分量,毋须戒口,更重要是脑出血风险较华法林低,大大提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