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3D打印的发展,其概念也在不断地延伸拓展,目前生物3D打印可分为广义及狭义2个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直接为生物医疗领域服务的3D打印都可视为生物3D打印的范畴; 而从狭义上来定义,通常将操纵含细胞生物墨水构造活性结构的过程称之为生物3D打印。 从广义上来分
著名材料学团队在3D打印热固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盐粒和热固性材料预聚物结合为可3D打印的“复合墨水”,可实现多种热固性材料(例如交联聚醋、聚氨醋、环氧树脂)的直接挤出式3D打印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材料可以利用粉末烧结、直写成型以及熔融沉积等多种打印工艺进行成型过程,具有操作成本低、成型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类优良的3D打印原料。同时由于金属本身就是良好的整体式催化剂骨架材料,因此通过
消除雕塑工艺流程壁垒 雕塑专业一直以其手艺性和工艺流程的复杂性著称,一般的雕塑设计制作流程包括:绘制草图、扎雕塑骨架、制作雕塑泥稿、翻制成石膏或硅胶模、制作成玻璃钢、不锈钢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某教授团队在3D打印热固性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盐粒和热固性材料预聚物结合为可3D打印的“复合墨水”,可实现多种热固性材料(例如交联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的直接挤出式3D打印。
科学家们已经用硅作为材料,用3d打印的方式做出一颗柔软的人造心脏,这颗人造心脏几乎能像人类的心脏一样跳动。 这让我们在实现不需要移植便能更换人类受损的心脏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