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不要破坏现场,除非还有危险存在;准备必需的草图梗概和图片;仔细记录或进行拍照、录像并保持记录的准确性。
(2)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4)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5)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1)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2)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3)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4)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情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5)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6)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7)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当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寻找证人,搜集证据,同时要与在事故发生之前曾在现场的人员,以及那些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交谈。
询访见证人、目击者和当班人员时,应采用谈话的方式,不应采用审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