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接触模式(Contact mode)下,额外对探针在扫描的垂直方向施加一小的振荡激励,震荡频率(调制频率)远高于比扫描速度和系统反馈的速度,这样,相当于对探针与样品的作用力大小设置点基础上进行调制,而探针对样品的平均作用力同简单接触模式是相等的。由于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表面阻止了微悬臂的振荡并引起它的弯曲。在相同作用力和相同的调制幅度的条件下,样品刚性区域的形变要比柔性区域小很多。也就是说,对于垂直振荡的探针,刚性表面对其产生更大的阻力,随之微悬臂的弯曲就较大。微悬臂形变幅度的变化就是对表面相对刚性程度的测量。在对样品进行扫描成像时,形貌信息(直流或非振荡形变)与代表样品刚度的力调制数据(AC或振荡形变)是同时采集的,因此可以实时同步原位得到样品表面形貌和刚度分布。
使用力调制技术在那些形貌特征差别不明显的表面上,进行表面相对弹性的观察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力调制技术在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组成和其他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下图为本原仪器获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横截面区域的表面形貌和相对刚度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