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儿童的照顾者,但近八成虐儿个案施虐者却是家庭成员。防止虐待儿童会公布于2018至2019年度共接到211宗为怀疑虐儿个案举报,涉及246名儿童,79%怀疑施虐者是儿童的家庭成员。该会更估计数字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个案隐藏在社区。
防止虐待儿童会推出“求助及亲子支援热线”,于18/19年度共接到1244宗热线举报及咨询,当中211宗属怀疑虐儿个案,涉及246名儿童,当中28%年龄介乎3至5岁,23%年龄介乎6至8岁,16%年龄介乎9至11岁。
怀疑虐儿个案中,涉及262名怀疑施虐者,79%是儿童的家庭成员,包括母亲(29%)、父母二人(21%)、父亲(19%)、祖母(5%)、姐妹和继父各2%。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黄翠玲(图左二)指,家庭成员是儿童亲近之人,向他们施虐会,导致儿童产生恐惧、抑郁、性格变得内向,甚至缺乏安全感,以致自信心及自我形象低落,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的信任程度也会较低,或在人关系上产生障碍。
53%涉身体虐待,其他多种虐待(14%)、心理虐待(13%)、性侵犯(11%)及疏忽照顾(9%)。该会指,今年度多种虐待个案及心理虐待个案数字较去年多,分别升五成及四成。
黄翠玲指,心理虐待包括羞辱、惊吓、孤立、剥削及漠视儿童情绪反应。她指,这损害儿童行为、认知、情感或生理功能,但儿童心理虐待个案被严重忽视,因遭心理虐待个案较难被辨识及被忽略其严重性,致较少举报。该会建议政府探讨实施专业人士强制举报机制的可行性,促劳福局儿童事务委员会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另外,受近期社会活动影响,该会共接获接获28个受困扰家庭求助、12宗热线求助,其中1宗需进一步跟进,包括情绪困扰、亲子和伴侣间因立场起冲突、失业经济问题等,需要支援。黄翠玲透过,有个案是小朋友透过媒体或亲眼目睹冲突后感到惊慌恐惧,亦有家长反映,两名读初小的子女模仿新闻片段警察与**者以盾牌和木棒对峙的画面而打架。
她认为,**暴力有升级及失控迹象,对近日有未成年人被捕感关注及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