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
“今年汛期太特殊了,江淮地区入梅早,梅雨期又很长,强降雨过程很多,强度很强,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都出现了很严重的灾害。”陈涛对今年的汛期感慨颇多,“我还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种情况,每一次天气过程下来,都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一样。” 对预报员而言,汛期是最忙碌、压力最大的时候
试试用谷歌地图查看预报!也可以在上面的表单里搜索一个地点,或者直接输入经纬度来查看一个地点的预报。 云量八分图,蓝色代表晴天所占的比例,白色代表云所占的比例,从左到右的云量从0%递增到100%。 大气不稳定度,从左到右分别代表抬升指数介于0至-3,-3至-5,以及小于-5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要: 在全国挑选了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新疆和西藏8个试验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方法,应用温度、降水对植被指数进行预报(气候因子超前土地覆盖特征量24个月).试报结果表明:在对植被指数的预报上,人工神经网络优于逐步回归。同时尝试性的将神经网络预报方法与逐步回归方法结合起来作预报,即应用逐步回归挑选出来的预报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外部输入精选因子,进行神经网络模拟预报。研究表明,对神经网络的预报因子进行精选,可事先排除一些干扰信息,对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率有所帮助
气象台,是专门从事特别精确而详细的气象观测并使用其他气象站所不具备的专门科学设备研究大气现象的一种科学机构。 解释: 1. 在某些国家、从事精确和详细的气象观测并有特殊科学设备从事大气现象研究的一种科学机构。 专门从事特别精确而详细的气象观测并使用其他气象站所不具备的专门科学设备研究大气现象的一种科学机构
短临预报是指利用雷达回波、数值模式、自动站等气象观测数据对短时临近(0~6小时)的降雨、对流等天气现象进行公里或街道级的定量预报。高精准的短临预报对于防灾减灾、航班起降、市民出行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气象业务预报部门主要使用光流等传统方法进行短临预报,无法利用长期积累的历史气象大数据,因此,其预报精准难以满足很多实际场景的要求
10月28日,在中国气象局2022年汛期预报服务工作总结会上,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通报表扬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间的优秀预报案例。6个预报案例分获一、二、三等奖,4个案例获表扬。 其中,2022年9月8至16日台风“梅花”及暴雨预报案例获一等奖,2022年6月17日至22日龙舟水暴雨预报案例、2022年7月20日江苏龙卷风预报案例获二等奖,2022年1月27日至30日暴雪预报案例、2022年8月13日至23日极端高温预报案例和2021年11月3日至10日寒潮预报案例获三等奖
试试用谷歌地图查看预报!也可以在上面的表单里搜索一个地点,或者直接输入经纬度来查看一个地点的预报。 云量八分图,蓝色代表晴天所占的比例,白色代表云所占的比例,从左到右的云量从0%递增到100%。 大气不稳定度,从左到右分别代表抬升指数介于0至-3,-3至-5,以及小于-5
中国电科院通过其研发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9日形成最新一期《电网气象日报》,“预计48小时内黑龙江西北部和中部、湖南西北部和中部、湖北东北部等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及时报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今年以来,该院通过“精确到局部一公里”的高分辨率电力气象预报,为国家电网有效应对汛情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 据介绍,电力系统是气象关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