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湿又热,走在街上不是干煎,就是湿蒸。住近海边的朋友更可看到地板和墙身出水,而近日诊所亦多了头晕,身痛,困倦和失眠的病人。天人相应,一方水土一方病,不同的气候都易出不同的病。

暑天,湿热困重,适宜清热袪湿,但不可常服凉茶。在坊间防止中暑的方法中,多是饮凉茶,食龟苓膏,谁知此法不是人人适用,平日好饮凉茶、龟苓膏的人反而更易中暑。中暑的原因是先天中阳不足或脾胃虚弱,令虚阳不稳,天气暴热之时,虚阳借机外越,引起头晕、作呕、心慌失眠等症状。所以我们会看见平素运动量多,脾胃健康的筋肉人很少中暑,反而一群弱不禁风,冷热不受的人更易中暑。

要防治因暑热而发的病,应先养好脾胃,到暴热天时,方可稍稍服用凉品,即数星期饮一次。现在的人,凉茶和龟苓膏当甜品或保健品,每星期也喝,弄得百病始生,只好说句自作孽。

三豆汤,黄豆,黑豆,微凉和中,扁豆不凉不热而建脾袪湿。三种豆,各半两,加少许糖,煲一小时,二人分量,简单味美。在“圆运动”中指三豆可给小儿长服,但此品略带微凉,暑天,一周两次也可。

在烧烤场地中,很多也有提供酸梅汤。炙甘草补中,乌梅收敛虚火,力强而不伤身,但本人就不太喜欢酸梅汤的味道,宁可选功效较弱的热柠水。

三豆和酸梅汤比一般凉茶安全,而功效不下于他们,所以希望大家少喝凉茶, 特别是龟苓膏根本不是平和之品,多食伤身,徒增杀业。

杰医师,我在外国找不到扁豆,只找到Cannellini Beans ,白腰豆。请问是跟扁豆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