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下月公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无可避免必要收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当局在考量不同措施时,会尽可能缓减对弱势社群的影响。
陈茂波今日在网志表示,新一份预算案最大挑战是,面对庞大财赤,“节流是必须、开源更重要”。他称,过去几年经济受疫情困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不过三年来的防疫抗疫,及支援措施已涉及六千多亿元的开支,当局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透过逆周期措施增强对市民及中小企的支援,稳住了社会和市场信心。
但他指出,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令财政储备大幅降到八千亿水平、相当于12个月政府开支,远较三年前的20多个月低。
至于收紧扩张性财政政策,陈茂波形容是“无可避免并有必要”的做法,关键是如何让政策收紧的力度与经济现况相符合。他认为做出相应的调整,是负责任的做法,亦符合《基本法》第107条提出的“量入为出、力求收支平衡”的原则。
但考虑到经济复苏之初,市场信心比较薄弱。若大幅收紧财政开支,或会不利于巩固复苏势头。因此认为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亦可能须分担额外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