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所谓的公设,在阅读上也应该有一个公设。学生对他们有兴趣的课程,会读得最认真,也会读得最好;所以如何制造与保持学生对数学科普主动阅读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例如,利用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同理心,以“数学大骚动”这本书,来设计数学闯关活动,吸引学生喜爱数学;又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求知心,说明为何要先乘除后加减?教师可以介绍“爱上数学”这本书,让学生主动从书籍中寻找答案;又例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告诉学生数学也有小说,数学也有传记,这种种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动机。

早期我们所看到的心得写作,可能受国文领域影响,内容大部分都是从文学角度来看数学,不外乎感动人心、激发向上,或者是作者背后努力,带给我们数学表面的知识;很少有学生会从数学角度切入,谈到数学与生活的连结,或书中的数学给我们的启发与延伸思考。故我们期待学生写作有所改变,所以利用学习单模式,加入一些引导,但仍有学生表达不理想,最后,修改学习单的引导并增加阅读手札,学生的阅读写作才合乎我们的期待。

如今,我们研发自我评量阅读检核表,不是每次都写心得,也从静态的石中数学科普阅读心得比赛,发展到动态的听说读写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