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恕
彼得问耶稣:“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回答说:“ 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章22节) 来自美国的华理克牧师在文章中分享了一个主题 —“你需要饶恕的三个理由” 耶稣给人一个难以完成的命令,就是无限制的饶恕。 今天的女主彭柯丽在自传《Tramp for the Lord》(《为主远行》)中,坦言饶恕的爱不是来自于她自己,她的确尝试过,但行不出任何力量来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马太福音6:14-15) 📕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歌罗西书3:13)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 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我们大多数人都可能在教会的讲台信息里听过饶恕的信息。然而, 若您曾经在生命中处于一些受到伤害的情形下,要饶恕‘对方’就变得易说难行了。我们人,都可能是性情急躁的,并且被我们的感受和情绪所支配着
你渴望被饶恕吗?无论是被上帝饶恕还是被他人饶恕。我想是的,每一个人都非常渴望得到饶恕,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别人带着对于自己的仇恨感生活。也就是说,其实从心灵深处,我们就是想要与上帝或者他人和解的
饶恕,是释放、放开、抛开的意思,是让自己得解脱,也让对方得解脱。 邀请在关系上伤痕累累的人,走上这条自由之路。 霍玉莲、蔡元云、陈佐才等,从学理到临床经验,探溯饶恕的必经历程、饶恕与遗忘,自我饶恕,和饶恕与关系重建等课题,也有当事人分享朋友、亲子关系的饶恕与复和
这个星期不断探讨“饶恕”这个题目。什么是饶恕?从定义来说,饶恕指我们的心灵能容纳别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免除对方应得的惩罚。不论是圣经的教导,还是中国的传统,这行为都是美德,但我们如何能做到呢? “饶恕”这个词语包含了两个很特别的字,什么是“饶”、什么是“恕”?饶:从“食”,本义是饱足,这点似乎跟我刚才所说有关“饶恕”的定义没有太大的关系,但细心想,这个字其实非常有意思,因为若我们的内心只有苦毒,没有从爱而来的饱足,我们很难容纳心灵的伤害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主耶稣说明祷告蒙应允和饶恕有特别的关系: 不饶恕人的心 必拦阻祷告蒙应允。我们决不能存恨人的心 却又求神赦免自己
给下狱青年的信(之十、转化超越) 2015年夏天在高等法院,我近距离面对袭击我的两名被告人的时候,我不单看到他们,也看到那位为世人罪恶过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在那里,祂在我们还未承认自己有罪需要饶恕的时候,就为我们牺牲并饶恕了我们。 过去我相信和平理性非暴力,主要出于对道德原则的坚持,以及要争取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策略考虑。如今,我对和理非的执著,源于我对自己身体与心灵的脆弱有深刻的认识,以及对十字架废掉冤仇的大能有真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