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派哲学家“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元素派哲学家都在世界的本原上主张还有精神性的本原。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四根的组合与分离使万物生或者灭。无论万物的生灭状态如何,根的数目多少始终不变,所变化的只是“有时从多中生一,有时从一中生多”,而且这种变化永不停止。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关于种子的种类,他认为取决于事物的可感性质。因此,他认为所谓的种子的不可分并不是数量上的或者体积上的(“再小的事物也可被分割为更小的组成部分”),种子的不可分的标准是以人类的感觉为地线的,种子“只是可感事物所具有的物理性质的最小单元,而不是数学分割所能达到的最小单元”。由此我们知道种子具有以下属性:第一,在数量上无限多;第二,在体积上非常细微(注意:不是不可再分);第三,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值得一提的,是他也设定了一个能动性的本原——心灵。

原子论与元素派虽然有某些差异,但却都主张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原子论的创始人是留基波,但主要代表人物却是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