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对于精神症患者的误区很多,比如说得了精神疾病的人容易伤人。回龙观医院临床五科主任医师,大学医学部教授陈大春表示,只有大众消除误区,才能以一个正确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患者。
陈大春主任医师指出,精神症他人的比例常小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到1%,也就是说,大部分病人是不存在事件和他人的。只有极小一部分人会出现这类情况。
陈医师强调,行为不是精神症自身的症状,出现行为,多半是受症状的支配,失去控制,或者患者确实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无法控制。
大部分的情况下,精神症患者主动别人比例并不高,更多的是自己,所谓的自伤、、。据统计有5%-6%的精神病人会成功,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概有20%的病人,会在其一生里面出现未遂。有的人或想法的人,比例就更高。
自己有很多因素,第一个因素可能是得病以后抑郁了,之所以会产生抑郁,一个是可能来自的压力,比如社会歧视,即使病情痊愈回归社会后不被社会容纳和他人理解、包容。再有患者患病以后可能面临失去了工作,还有失恋,甚至失去家庭,从而会导致这种抑郁的情绪或抑郁症状从而产生行为。还有就是患者自己对疾病不认可而带来“病耻感”,自己认为不是正,觉得没有办法见人。第三,抑郁症状本身就是精神症的症状之一。
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神症在发病的高峰期,自己、的行为反而不高。症状控制下来了,回到社会上,回到家庭,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社会所接纳,不被大家所尊重和理解,这个时候他觉得他不是一个有用的人,会采取的行为。
为了防范患者伤人或伤己行为发生,作为家属要明密切观察病人情绪、行为、睡眠及服药情况。作为整个社会要关注,要理解,要包容精神病患者。如果病人出现伤己的情况,要及时拨打心理热线或者拨打急救电话,病人的生命,要悲剧的发生。
对于大众要进行更多科普宣传,精神症的病人有一些行为,思维方式不为大家所理解,但那时是精神症状,患者也是身不由己。通过积极综合治疗可以很好控制异常行为,恢复。大众要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理解他们的痛苦,专业机构通过有效的持续治疗来缓解他们的症状,让病人尽快地更好地恢复,过正的生活。
陈大春,主任医师,回龙观医院临床五科主任,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精神科及心理临床工作30年,对精神科疑难杂症、难治性心理疾病有着独特诊治手段。荣获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百姓满意好医生,连续3年上榜“胡润中国好医生Top10”,荣获回龙观医院“金牌医师”、“金牌教师”称号。目前承担大学医学部八年制精神病教学及硕士生培养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荣获大学医学部及回龙观医院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