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脑血管阻塞或自发性破裂出血,造成脑部组织功能失常的疾病。因此,直接影响的就是人体神经功能,轻则小范围为神经受损、言语失常;重则半身不遂、终生卧床瘫痪,对病人及家属身心皆是极大折磨。由于脑中风带来的身体失能状况,常会拖垮家中经济,成为政府健保负担。因此,预防脑中风,在现代台湾医疗及家庭中,已是刻不容缓,极需积极推广的保健常识。
脑中风带来的神经失能缺损状况,主要有以下八项症状:
一般发生在严重阻塞型脑中风患者身上,他们会丧失感觉或感觉迟钝,但也有出现对疼痛或冷热较平日敏感,影响所及肢体的位置,摆动感觉消失的异常感,容易感觉重心不稳与无法感觉肢体、躯干的正确位置,在生活上亦无法辨别手上物品形状与质感。这些感觉神经的变化,因每位患者病情和脑干受损回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至于肢体感觉神经的失能,即使日后复健,也无法恢复到发病前完全良好的状态,另外轻到重度的患侧麻刺感,也是常见不易归类的症状之一。
最常见的一种脑中风症状,严重时会陷入昏迷、四肢无法动弹的状态。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后,会有单侧肢体无法使唤或手脚无力的情况。脑中风初期发作时,若只有手脚无力,力量较差的现象,日后复健效果较好,可达到完全恢复程度,称为“半侧身完全麻痹”,此类患者属于严重肢体失能,即使复健,日后扔会造成肢体残障,对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极大。
因血管阻塞部位大小区块不同,脑中风所以引起的肢体失能情况,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若是较小血管的阻塞,因短时间被血流冲走或溶掉,肢体失能得以靠日后复健完全恢复;至于较大血管的阻塞则恢复较慢,复原过程需循序渐进,切莫心急。
由于脑中风会造成患者神经中枢受损,除了肢体失能,也常丧失语言功能。依受损部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外在症状大多为发音不清楚,无法顺畅表达,或出现失语症。后者还可分为以下四种:
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听觉理解完好,说话平顺流畅,但会语无伦次,复诵能力也严重低落,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且会试图改正,但改正时会面临严重困难。
表达性失语症:患者有说话能力,亦可听懂外界语言,但无法完整表达一句话,只能说出部分词汇。
命名性失语症:患者有说话能力,也知道物品名称,但无法说出来。
感受性失语症:患者有说话能力,但无法听懂外界语言,并会不断重复话语。
此项是脑中风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第七对颜面神经麻痹,症状为开口笑时嘴角歪斜,口水容易流出,饮水喝汤时也会从嘴角流出来。若因喉部为相关神经受损,患者喝水不但容易呛到,严重甚至连吞咽食物和发生也都有困难。一般中风患者的颜面神经麻痹大多是中枢性的,因此损伤较轻,可逐渐自行恢复,若扩及到第八对颅神经损伤时,还会伴随头晕、呕吐或听力障碍等症状。
脑中风患者较常发生的视觉障碍为半侧是也缺乏,亦即有半边的是也无法清楚看到,影响所会使患者行走时常常撞到。其他视觉障碍表现包括:复视、数层影像重叠、模糊不清、眼球无法运动自如,以及眼球歪斜、偏向等。阻塞部位如果不幸位于基底动脉的顶端,甚至还有失明的风险。
常见到脑中风患者会出现不自主动作,例如:一侧手脚震毡无法停止,此非患者所能控制的动作,是因为脑血管阻塞部位接近视丘的穿通血管分支。如果脑血管阻塞部位是在小脑分支上,患者外在症状则为上肢运动不协调、下肢步态不稳,会影响行走。
脑中风缺氧会让大脑细胞死亡,使患者大脑功能退化,导致行动、思考退化迟缓,并产生情绪起伏部定的症状;更严重者,智力还会退化如幼儿,大小便完全无法自理,需仰赖家人照护。
脑中风影响身体功能极大,轻则肢体失能,重则半身不遂、瘫痪在床,不但丧失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需仰赖他人,加上中风后的复健之路相当漫长且辛苦,往往造成患者精神与心理上巨大的冲击。根据统计,约有30~40%的中风患者容易出现忧郁症倾向,甚至萌生自杀念投。此类患者大多为中壮年族群,难以接受自身变成脑中风病患。因为无法接受中风是时,拒绝复健,或无法忍受复健辛苦而选择放弃,反而影响日后复原情况。
脑部组织掌控人体许多基本功能,包括:外在神经功能与内在行为语言能力。因此,一旦发生脑血管病变,将会对人体造成全面性的影响,这也是脑中风可怕之处。如何确实预防脑中风,已是现代人不可忽视的重要健康课题。
从门诊为数庞大的病患身上,我见识到脑中锋对个体和家庭巨大的摧毁力量,所以我要苦口婆心劝导读者,脑中风症状绝对比你想像的还要让人痛不欲生,更是对家人体力与精神上的折磨。为了自己和家人,甚至国家和社会,一定要好好保养、爱护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才是人生最大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