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重症监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 将77例重症监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重症监护护理质量量表和护理满意度量表来评定分析。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治疗危重疾病的场所,主要采取封闭式管理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病率,属于医院特殊性较强的科室[1]。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对重症患者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负性情绪,减缓疾病的康复[2]。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变革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目前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主要针对患者的疾病为主,忽视了患者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关注重症患者的心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也有推进作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Beck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一种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疗法,目的是通过认知、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采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和心理调节等技术措施来进行心理干预[4-7]。本研究主要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重症监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以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康复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