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铭理事长提醒,除了药物上的治疗,亲友的陪伴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要使用同理心倾听、支持、关怀,“让对方相信事情会愈来愈好,他/她也已经很努力了”能有效帮助患者走出忧郁低谷。

30岁的小珍情绪低落加上失眠已持续近1个月,过去喜欢四处爬山看海的她,现在都提不起劲,偶尔会出现想不开的念头,每一天睁开眼,她对这个世界一点期待也没有。台湾忧郁症防治协会理事长张家铭提醒,忧郁症的九大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体重减轻或增加、失眠或睡眠过度、精神激昂或迟滞、无价值感或罪恶感、充满疲倦感、注意力减退、反复想到死亡念头,若发现身边的亲友出现九大症状中的五项,并持续2周以上,请进一步关心陪伴就医。

在台湾还是有相当高比例的患者未就医,或是未稳定回诊治疗,张家铭理事长观察,大家仍普遍对忧郁症的认识不足,甚至因疾病污名化,导致患者即使已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仍对主动到精神科就诊,心里感到排拒或是恐惧。台湾忧郁症防治协会秘书长林皇利补充,当忧郁症患者未能及时治疗给予帮助,造成的绝不是个人的情绪低落问题,反而是社会失能的现象,对劳动力与生产力将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目前忧郁症在治疗上会根据患者的轻重程度给予建议,林皇利秘书长说明,像是小珍这样的案例,初期会先以抗忧郁剂搭配运动、心理咨商辅助,然而经过4-8周观察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会建议以传统情绪稳定剂合并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来加强效果,调节脑中多巴胺神经物质,改善持续低落的状况,治疗效果上,可显著下降患者意图自杀的风险,进一步帮助患者回到社会、回到生活。

忧郁症是综合“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交叠的精神疾病,张家铭理事长提醒,除了药物上的治疗,亲友的陪伴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要使用同理心倾听、支持、关怀,“让对方相信事情会愈来愈好,他/她也已经很努力了”能有效帮助患者走出忧郁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