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碳纤维车架的下一步...是摇臂!

要说哪间市售车厂可以把碳纤维玩得炉火纯青,非蓝天白云的BMW莫属了,旗下仿赛车HP4 Race就是首次采用碳纤维车架的代表,不但满足视觉冲击感、且有效降低车重以换得更佳的动力表现。如今,这家巴伐利亚车厂将碳纤维的应用更推上一层楼,将其应用在后轮摇臂上,再次为摩托车造车工艺写下新的一页。

一般来说,车架对摩托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负责支撑引擎以及操控车辆的骑乘者、同时透过与前叉以及摇臂来连结前后轮作动,而摇臂固定在主车架上或引擎上,同时还背负着支点的角色,再加上后避震的作用,使后轮保持贴地状态,可以看出摇臂有着相当吃重的角色。觉得很复杂吗?笔者也这么觉得,而且这还没谈到细节部分;而BMW也很清楚,与其花费时间钻研细节、不如尝试更简单暴力的方法─换成碳纤维材质。

在一份由BMW发表的专利图中可以看到,这款全新设计的后摇臂是由碳纤维所打造、且与车架连接的结构部分一样是采用碳纤维制成,其作用原理与早期汽车采用的叶片式弹簧类似,乃其弹簧于一个轴具有弹性、但在另一轴上则保有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摇臂里的碳纤维材质可以垂直弯曲、但无法横向弯曲,意味着车辆的刚性更好、同时确保后轮能紧密贴地。但即便如此,这样的设计依旧需要阻尼系统的辅助,否则车辆会毫无控制地弹跳,然而在理论方面,这样的设计是行得通的。

不过,碳纤维后摇臂的设计,是否都没有缺点呢?

虽然碳纤维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比传统设计轻量化不少,但这样的设计还是有缺点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碳纤维材质疲劳。要知道碳纤维在长期高强度使用下、材质一样会逐渐脆化,因此这样设计的使用寿命就会打上一个大问号;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在汽车赛事上就曾经上演,在2000年中叶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中,由前F1赛车手Michael Schumacher驾驶的法拉利赛车,就发生过车头部件掉落的事件,当时的调查就指向了碳纤维疲劳所酿成的事故。

第二点就是,换上碳纤维后摇臂,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在赛事中,不管是选手、制造商还是技术团队,无不追求车辆的**操控感,而在换上碳纤维后摇臂后,虽然大幅节省车重,但全车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才能获得**的平衡。从专利图中可以看到,搭配的应该是类似于S1000RR的车架,如果未来真换上碳纤维后摇臂,相信其他部分也要有所更动去配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