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去冰凉的溪水游玩是很棒的消暑解方之一,但也常传出溺水的事故。根据水域救援勤务统计资讯,从2014年到2019年,共有484人因为戏水而发生溺水事故,其中有173人死亡、304人获救以及7人失踪。

这些在戏水时发生的溺水事故,究竟在哪些区域较常发生?什么样的人容易发生事故呢?而会游泳的人是否比较安全吗?本文以“戏水”当作溺水原因的统计范围,来观察2014年至2019年相关事故的发生情形。

上图是2014年至2019年,每个月戏水意外人数累积图,从图表中不难发现,在5月至9月间发生的事故的人数最多。其中7月的累绩人数最多达到146人,因为这时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所以也是大众最常出去戏水的时期。

从地区来看,上图显示戏水意外发生在近海(海岸线一公里内)的累积人数最多,多达233人,是所有水域事故人数的48.1%。而对看似安全的溪河也不能掉以轻心,戏水意外累积人数也高达176人,占所有事故人数的36.4%。

而从性别来比较,男女发生意外的人数,有明显的差异。从下图中可以很明显观察到,在所有年龄层中,男性的人数都远远高于女性。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经济学家Rachel Croson及Uri Gneezy在2009年所回顾关于“风险偏好的性别差异”相关文献中提到,男性通常会比女性更喜爱风险,这也许就是男性发生戏水意外的人数高于女性的原因。

从上图中还能看出,社会人士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族群,共有220人。而在学生族群中,大专生的戏水意外累积人数最多共74人,或许是因为大专生比其他的学生族群更容易一起出游戏水,所以发生事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虽然无法从资料中得知全部戏水意外的民众是否会游泳,但从可掌握的资料中发现,会游泳发生事故的人数,是不会游泳的两倍,这表示会游泳的人反而更常在戏水时发生溺水意外,相当令人意外。

在每年都有憾事发生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透过结伴同行、注意水域是否有危险告示来降低戏水意外发生憾事的几率。但如果要从根本降低发生戏水意外的人数,还是得从对国人的防溺、亲水教育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