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
淬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把合金制品或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在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一般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通称“蘸火”
工艺: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冷却(一般空冷)至室温。 目的: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降低脆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强度下降,塑性韧性升高
v法铸造设备的回火处理过程大家了解吗?如果大家不太清楚的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v法铸造设备产品的回火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精密铸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内应力和脆性,如不及时回火往往会使精密铸件发生变形甚至开裂。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工件经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回火的配合来调整硬度,减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韧性,塑性。 3、稳定工件尺寸
KCB齿轮泵齿轮轴粗加工后需调质,是指淬火和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高温回火是指500-650之间的回火℃
厚壁镀锌钢管特性1.直径更小。2.精度高能做小批量生产。3.冷拔成品精度高,表层质量好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吴浦路80号吴淞工业坊B3 对于工具钢而言,残留应力与残留沃斯田体均对钢材有着不良的影响,欲消除之就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或低温回火。高温回火处理会有二次硬化现象,以SKD11而言,530℃回火所得钢材硬度较200℃低温回火稍低,但耐热性佳,不会产生时效变形,且能改善钢材耐热性,更可防止放电加工之加工变形,益处甚多。 在300℃左右进行回火处理,为何会产生脆化现象? 部分钢材在约270℃至300℃左右进行回火处理时,二次硬化工具钢当加热至500℃~600℃之间时才会引起分解,在300℃并不会引起残留沃斯田体的分解,故无300℃脆化的现象产生
美国H14模具钢属于铬-钨型热作模具钢,具有比H13为代表的铬-钼型热作模具钢更高的红硬性和耐磨性;与3Cr2W8V为代表的钨系热作模具钢相比红硬性偏低,但该钢的韧性和抗热疲劳性明显优于3Cr2W8V,抗氧化性和抗冲蚀性也优于3Cr2W8V。电渣重容钢,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该钢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耐磨性好,韧性相对有所减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去应力退火:工件粗加工后,加热至600~650℃,保温2h,随炉冷却到500℃,出炉空冷
精密铸造件回火的目的是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铸铁平台和高频设备床身铸件的内在质量。为使和高频设备精密铸造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 热处理工艺是必不可少的。 高频设备床身铸件回火时应严格遵守回火工艺,筋板密集或易变形部位应加支撑筋,防止应回火温度导致变形和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