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近年最具革命性的眼科影像技术,不得不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 OCT)。与电脑扫描不同,光学影像一般受制于散射而难以达致极高分辨率。OCT则利用光学原理过滤散射,大幅提升影像质素,当中最普及的应用莫过于诊断视网膜黄斑病及青光眼。

在诊断及治疗黄斑病(如老年黄斑病变、黄斑水肿)时, OCT 能够仔细显示黄斑区的深层结构,并对影像进行分析。部分仪器更设有追踪功能,与早前的扫描自动进行对比,协助监察病情及反映疗效。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普及更改变了青光眼的诊断及跟进方式。由于早期青光眼一般损害周边视野,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因此除了量眼压外,医生主要依赖定期视野检查监察病情,可惜视野检查的准确性容易受不同因素影响,青光眼病人往往未能及早发现病情转差而错失治疗良机。现在医生可定期为青光眼病人以 OCT 扫描视神经,透过追踪视神经厚度的变化更准确地掌握病情,从而及早诊治。

OCT 的技术虽已相当成熟,但仍不断改良提升。现时 OCT 除了在扫描速度及分辨率作出提升之外,更可为视网膜内的微细血管进行详细扫描。鉴于其快速、高分辨率及无辐射的特性, OCT 已成为眼科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中的技术更有望于不久将来应用到更多其他医疗范畴中。

<刊载于《am730》,2019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