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平台建设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国家需求、面向区域发展,积极构建具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特征的科研平台布局,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部)、学校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格局。截至目前,学校围绕区域发展、学科特色共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

学校建有教育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4个、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远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行业协会重点实验室4个、行业协会工程实验室2个、校级直属研究院(理工类)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

浙江工业大学努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大力推动智库建设,积极探索高校智库建设的有效路径,实现了咨政意识、咨政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学校建立了住建部部校共建国家级智库研究平台——中国住房与房地产研究院,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2家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民营企业开放创新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等3家省新型高校智库,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校级智库平台和团队13家,形成“国、省、校”三级智库体系。

2020年以来,学校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以“一院对接一厅局”的方式,先后与省政府相关厅局共建成10家研究机构。学校聚焦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积极开展研究贡献智慧。近五年,学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14项,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2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