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界在战后初期将西方艺术视为模仿学习的源泉,进入了1970年代,则转变为向内反省,开始意识到西方美学教育对本土美学产生的威胁,试图脱离西方美学系统,重新建立本土美学品味,当时由艺术界所提出的“文化造型运动”即表征了这样的意图与概念,并延伸出关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讨论。本文以台湾艺术史为轴线,探讨此运动提出的概念如何传承了1960年代启始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主张,同时透过文化艺术刊物如《雄狮美术》与《汉声》杂志中的论述,分析当时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如何环绕着国族与乡土的概念进行台湾为何的辩证,以及这些阐述如何呈现了1970年代对于台湾艺术的追求与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