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喜爱外出的90岁老爷爷,最近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还不慎跌倒送医治疗,让家人担心不已。医师指出,如果年长者经常“走失”,可能已出现认知异常、脑部功能退化问题,恐是罹患失智症的警讯,应及早至神经内科或成年精神科就医诊断。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刘建良指出,从认知功能正常到患有失智症的中间时期,称为“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显示,社区中筛检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有三分之一会在五年内进展成失智症。

刘建良表示,老爷爷外出走失,意味着他已有认知异常、脑部功能退化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就医检查,诊断是否罹患失智症,虽不一定就是失智症,但可了解是否功能退化,提前预防,或用定位系统掌握人身安全。

刘建良说,轻度认知障碍主要是“脑部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下降,若两种功能下降严重,就会进展为失智症。在脑部功能下降方面,常为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事,只记得很久以前的事,或在熟悉环境中觉得陌生、找不到厕所,甚至平常会用的工具也突然不会使用;身体活动功能下降方面,例如容易跌倒、耐走度下降、走5至10米就觉得累、走路速度下降等。

若发现长辈愈来愈没有耐心,情绪波动大、个性改变,刘建良认为,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作祟,应尽速就医,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罹患失智症或有其他功能退化。此外,若是长期服药或服用多种药品,造成相关症状,应与医师讨论病史及服用药物史,厘清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