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讲究的是,砍伐之后要赶快达到快成长的要求,所以以前很大规模的用两种树,二叶松还有柳杉,可是这两种树到现在的观察,是台湾造林失败的树种。当作经济林使用有很大的问题,而现在是台湾森林大火重要的火场之一。
风火水土,原本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一旦加入了人的作为,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起来。五月十一日,当全台湾正在祈祷梅雨季的第一道锋面,能带来解渴的希望,武陵地区却发生梅雨季罕见的森林大火,一整片火烧过后的二叶松林,透露出些许讯息。
长期观察台湾森林的赖春标,在火灾延烧的第五天来到武陵。对它来说,找出森林大火潜在的人为因素,比暂时扑灭火势更重要。而眼前这一大片二叶松的纯林,诉说过去一段造林的历史。
赖春标说,以前讲究的是砍伐后要达到快成长的要求,因此以前是大规模的种植二叶松、柳杉,但观察至今,这两种树种却是台湾造林失败的树种,无法当作经济林使用,也是现在台湾森林大火重要的火场之一。过去单一林相的造林政策,不但让山林长成同一种面目,也使得森林大火的原因大大提高。
不过追究原因,真正引发森林大火的起火点,却并不在森林里,而是紧邻著森林的农场,溪流两岸应该做滨岸生态系的保育,溪流两岸五十米应该划为保护林带,结果溪流沿岸却与生态保育原理相反开辟菜园,成为这几年引发森林大火的原因。
高山农作紧贴著森林地,危险提升,小疏忽容易造成大灾难,赖春标说。菜园、农园依存在森林的边缘,人跟森林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还是必须由人自己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