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两种世界,一个是每天生活及面对工作的柴米油盐的真实世界,一个是我们大脑内部构想出来想像与期望的世界。

通常,后面这个想像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觉得它的存在,甚至以不切实际的观点,来压抑它在自己脑袋的成长,甚至对他人的想像世界嗤之以鼻。而这正是许多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小说家,电影编剧....在未成名之前,总是被周遭亲友视之为异类,甚至是精神或脑筋异常的怪人,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般人与卓越特别之人的差异。

格林与几米脑中想像的童话世界,JK罗琳脑中想像的奇幻魔法世界, 史蒂芬·史匹柏的太空外星人世界,达芬奇与爱因斯坦脑中想像的数理天文科学世界,耶稣、穆罕默德陀或悉达多(佛陀)的人世完美世界,或是贝多芬、莫札特、周杰伦乐律音符世界....,而这些人不断强健自己的想像,在他们的脑中建构一个完整的世界后,找到一个合适角色,如科学家、哲学家、小说家、漫画家、编剧、艺术家、政治家、心灵宗教大师、未来学家....,借由适当角色及方式,将他们将脑中想像世界的内容有系统逻辑地展现出来,说服真实世界可以接受的人或领域。

具备较强想像世界能力的人,他脑中的想像(思绪)世界会日渐大过真实世界,如果想像世界远远大过真实世界,例如平时思绪90%都处于想像世界,而对真实世界只剩下10%,甚至100%都处于想像世界,而经常困难回到真实世界时,那你就无法将代言角色的任务做好,并建构你对真实世界的说服系统。

如果你的想像世界要让真实世界接受,那你得把思绪调(真实及想像世界)整到一定的比例,例如50%对50%,当然这个比例视进行何种事务而定,有时彼此都0%对100%的转换也是有可能的,重点是你要能随心所欲即时地切换,但如果总是在真实及想像世界的比例维持在1%及99%的状态,而且状态无法控制,那就非常不妙,因为你将处在与真实世界的脱节状态,你将无力做好代言转译角色,更无法对真实世界展开有效的说服工作(如作品展示),如果你希望其他人(大众)也能接受你的世界,很多的任务,是得在真实世界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