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换深澳”成真了!行政院长赖清德昨(12)日宣布,观塘天然气第三接收站供应装置容量300万瓩的大潭电厂所需天然气后,仍有128万瓩的余裕,因此决定停止兴建深澳电厂。
今年选举俨然成了“空污攻防战”,深澳电厂从环评阶段就一路饱受抨击,赖清德本月5日首度松口,若第三接收站环差案过关,将考虑停建深澳电厂。
相隔不过3天,第三接收站环差案在8日的环评大会中,以7票赞成、2票废票、1票未投下强势闯关,10位环评委员中有3位学者、7位官方代表。期间,环保律师出身的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备受各方压力,最终请辞获准。
紧接着,赖清德昨迅速宣布“观塘换深澳”可行,深澳电厂确定停建。不过,深澳电厂早已通过环评,如今在赖揆“一声令下”停建,日后是否可“依法”再兴建,相关官员不愿正面回应。
经济部长沈荣津昨指出,经过盘点,第三接收站建置完成后,可提供发电量428万瓩的燃气机组所需天然气,除了可供应大潭电厂外,仍有128万瓩充分余裕可供应其他燃气机组,足以取代深澳电厂120万瓩的发电量。
经济部次长曾文生昨下午也紧急召开记者会对外说明,他表示,取代深澳电厂的燃气新机组预计于2025年上线,目前正在评估北部所有潜力场址,不过仍需依法通过环评审查,相信接下来6、7年时间已足够走完流程。
经济部初步规划2种方案,曾文生说,其一,兴建一座装置容量约100万瓩的复循环机组,投资金额约250亿元;其二,兴建两座装置容量各60万瓩的机组,总计装置容量120万瓩,投资金额共约200亿元。
新增投资是否影响电价成本?曾文生说,能源局根据2025年能源配比目标,天然气占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推估,加入深澳电厂停建后的变数,燃煤占比将微幅调降至27~30%,天然气及再生能源则略高于原先配比。
再以过去5年全球燃料平均价格为参数,曾文生说,试算结果显示,2025年每度电价将增加1%,以每度电3元换算,7年后电价预估每度增加0.03元。
至于2025年备用容量率16.3%的目标是否受影响?曾文生说,深澳电厂其中一部装置容量60万瓩的机组2025年供电,试算时计入得出16.3%备用容量率的推估值,因此新增的燃气机组若超过60万瓩,预料备用容量率将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