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三届亚洲分龄游泳锦标赛,于8月24-30日在澳门奥林匹克游泳馆举行。由亚洲游泳联会授权,体育发展局及中国澳门游泳总会主办,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协办,这是澳门有史以来首次举办,亦是澳门奥林匹克游泳馆落成使用后迎接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游泳赛事,包括了游泳、跳水、花泳及水球四个项目。此次赛事对澳门来讲,无论在赛事组织、运动员及场地设施上,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今次比赛,体育发展局、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澳门组织委员会及中国澳门游泳总会多方积极配合,连续开办了多次裁判员培训班。由于过往人力资源较欠缺,故参加裁判员工作的多为一些游泳爱好者,因平时较为热心参加总会活动而逐渐成为骨干。现今随着本澳游泳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自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亦不同往日,起码要具备两种语言能力及中学学历。通过在本澳及出外培训的不同方式,使学员真正得到学习,全力以赴参与了今次亚洲分龄赛的工作。
对于这四个比赛项目,游泳在本澳群众基础较好,花泳亦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而跳水和水球都属于新发展项目。跳水方面,目前女子运动员已经可以完成基本指定动作。而水球方面,正式的训练是从奥林匹克游泳馆落成后开始,起步虽算不错,但队员们感到了压力,除了加紧训练外,更努力使自己有一个**精神状态。
这支水球队成立初期,没有场地、没有设施,队员们就先利用莲峰泳池伤残人士专用池训练;没有龙门,教练就自己做的一个简易龙门。陈晓曦,队员们都叫她"蒙猪眼”,从游泳提高班被选出来加入了水球班。在一次比赛时被对方抓伤了额头疼的眼泪直流,教练叫她退下来,她说什么也不肯,硬要坚持打下去。现在她已经成为了队里的主力。就这样,队员们慢慢开始掌握技术,通过不断地比赛,得到成长。
今次比赛吸引了亚洲18个国家参加,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而参加赛事筹备工作的人员接近600人。澳门作为举办地亦派出了104名运动员参赛,也是至今澳门游泳代表队派员最多的一次。所以说,今次无论在举办游泳赛事上,还是运动员参与上,都是极具意义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