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病人早期下床能预防卧床合并症之发生。
采渐进式步骤协助病人下床。
病人下床前后需评估是否有不适情形。
病情稳定但无法自行下床活动之病人。
拿取病人需要的助行器或单手四脚拐放在病人要下床的那一侧。
协助病人穿上位移腰带,降低床铺高度,摇高床头使病人半坐卧在床上。
采渐进式下床方式,协助病人两脚挪至床缘外坐于床缘,观察病人10分钟后是否有头晕或其他不舒服情形。
协助者可站在病人较无力的那侧协助搀扶站起,站稳后观察是否有头晕或其他不舒服情形。
助行器或拐杖的选择及使用方式请参考台北荣总健康e点通“拐杖与助行器使用法”。
下床前、后均需观察病人心跳、呼吸、表情、脸色及肤色之变化,以了解病人有无不适情形。
请于灌食或餐后30-60分钟后再协助病人下床活动。
下床前须先协助病人做肢体关节活动,以放松其肌肉与关节。
使用导尿管引流之病人下床时,尿袋位置须低于腰部,以避免尿液倒流。
病人下床若有头晕或其他不适情形,需尽速让病人平躺休息。
卧床病人早期下床,可以增加肌肉活动量,促进肺部扩张,预防关节萎缩。
灌食后可以立即协助病人上下床。
下床前先采渐进式将床头摇高呈坐姿,观察无头晕等不适情形,再协助病人下床。
下床前不需观察病人心跳、呼吸、表情、脸色及肤色之变化。
肢体僵硬病人下床前可先协助执行肢体关节运动,以放松肌肉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