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一本书,比这本《澳门新冠疫战》更能详尽地反映澳门真实的抗疫情况了吧。

作者蔡少民是一名前线新闻工作者,我与少民结缘是在二零年澳门青年传媒协会举办的澳门传媒年会二零二零的活动当中,活动邀请了少民作分享嘉宾,虽是第一次见面,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席间,他把他在疫情期间,作为记者的所见所闻,透过影片、相片及演讲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如果说他是澳门前线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点也不夸大,从新闻点捕捉、一线采写、新闻来源把关、后期编辑等等,他都参与其中,并为此付出甚多。在如此严峻危险的情况下,记者走在前线为社会报导新闻消息,当中的勇气、担当、魄力,值得所有市民的尊敬。

活动结束后,少民告诉我,他的新书《澳门新冠疫战》即将出版,并邀请我为这本书写序。说实话,我是第一次为别人的新书写序,显得略为紧张。详阅内文后,也不禁为这本书的分量所惊叹。

这本书纪录了自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一日澳门政府设立新冠病毒应变中心,当晚澳门确诊第一宗新冠肺炎起,至九月二十三日全国恢复赴澳自由行期间,澳门政府防疫政策的推行情况、不同岗位人员对防疫政策的执行情况、市民生活及经济情况等等的消息,经过反复的疏理,整合为三十二个章节。本书既是新闻纪录,更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书中的每一章节,每一个事件,都令每个澳门市民历历在目。

书中采访了前线药房、社服中心、银行、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政府官员、社团代表、市民群众等不下四十人,从他们的言语间深深感受到了澳门人的人情味,令新闻纪录变得不再冷冰冰。

最让人惊喜的是,本书在最后一个章节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这本书升华至另一个更高的层次,当中的道理大概就像书中所写:希望大家紧记,切勿太快忘记。

本书所纪录之事,止于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三日,但并不代表澳门的疫战划上句号,我们都知道,这只是漫长抗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