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水龙报道 “直播间的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多多下单,助力开封消费扶贫。”8月12日上午,在祥符区范村乡张田村,记者看到河南省薯你美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志恒正带领工人打包装箱,包装好的红薯堆积如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而在其办公室,“主播”正卖力推销红薯,并不时介绍着红薯的品种和特性,一张张订单纷至沓来。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村庄——万隆乡金箔杨村,“主播”朱成凤也在通过直播平台销售红薯。时志恒、朱成凤忙碌的身影,折射出我市农特产品受欢迎的程度,电商“直播带货”正悄然开辟我市农特产品销售新途径。
我市农产品品种丰富、种类繁多,而且品质优良。兰考县的蜜瓜、祥符区的红薯、杞县的大蒜等农特产品名扬天下。受疫情影响,线下交易受到冲击,于是创业者纷纷将目光瞄向电商销售这一渠道。加之,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返乡创业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为贫困户增收作贡献。他们或提高贫困户种植的农特产品收购价格,或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据了解,仅电商直播销售农特产品这一举措,就帮助贫困户增收不少。在时志恒的仓库负责打包装箱的贫困群众,每人每天就有150元左右的收入。
“每天都有几十吨红薯,从我们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这仅是记者从范村乡、万隆乡了解到线上销售的大致数据。电商“直播带货”带动我市农特产品销售火爆,有效激活本地经济,离不开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今年年初,市商务局印发了《开封市2020年电商扶贫产业倍增工作计划》《开封市2020年电商扶贫工作要点》,并在全市电商工作安排部署会上鼓励各县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机遇,与知名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农产品网络直播活动,推介销售我市农特产品。
今年以来,我市商务部门联合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围绕“农村电商与直播经济”“网红直播如何利用电商平台带货”“如何利用自媒体发展农村电商”等内容,面向电商企业、种植大户、基层干部、新型农业主体等群体,通过线上钉钉群和线下面授等形式,举办了72场多层次电商培训,免费培训各类人员5782人,其中包含540名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季度我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受到冲击,在第二季度复工复产浪潮下,广大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积极营销、促进消费,直播购物成为人们新的消费习惯,电商交易额、网络零售额明显回升。此时,开封农产品电商进入销售旺季。农产品开始大量上市,大蒜、洋葱、土豆、咸鸭蛋、鹌鹑蛋等农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在杞县电商产业园区,每天有6个直播间供电商企业不间断直播,直播种类涉及大蒜、玉米、大米、小米、蜜瓜等,日均网销大蒜达25万公斤。
目前,在开封像河南省薯你美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朱成凤这样的电商企业或个体经营户还很多,他们致力于创业,通过电商直播的途径,卖力销售着家乡的农特产品。截至7月底,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27.6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