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表意性质,给汉字带来了字数众多、形体复杂的特点,也使得汉字规范工作成为汉字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汉字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整理规范的过程。即使在当代,无论是用于现代汉语文本的简体字,还是用于古籍出版及其他特殊场合的繁体字,都仍然需要进行整理和规范。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代表着国家当前汉字规范的最新标准,其中后者填补了我国古籍印刷用字规范标准的空白。古籍印刷用字规范在认同原则和主形选取原则方面,都与现代汉字规范有着显著差异。
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字学、训诂学和词汇语义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