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 «生活投资学:领股息、赚价差,最适合散户的投资系统»

本书的作者许凯迪跟很多人一样 初期在股市尝到甜头 接着听信 “专家" 而大滑一跤 毕生积蓄有去无回. 所幸他突破困境 领悟到从哪里花钱就该从哪里赚回来 – 这就是购物车选股法的精髓.

像是他买了两只好神拖 发现了花仙子 (1730) 吃豆腐就想到买中华食 (4205),这两个的经验和我大同小异. 自己发现 而且没别人发现的时候是最赞的. 等大家都知道就没那么厉害了.

作者认为同一个族群里也会有很多选择 但是最有名的那个就是最有竞争力的品牌 选它准没错. 买东西的时候 多看看购物篮、甚至收银机 (振桦 – 8114) 都能激发一些灵感. 如此一来 就算不太会看财报 也可以从日常食衣住行中发现可以投资的股票.

当然 读者们可以挑战说 为何我买 iphone 不能顺便买鸿海、台积电? WIFI 到处都是为何不买螃蟹? 甚至发哥? 嗯…避开电子股还是比较稳定啦! 不然手机都没算进去了 那汽车更是奢侈品兼景气循环股啊! 其实景气循环股都不是很好的存股标的 读者应该不会呛声说: “难道我不能因为想找房子而去买信义?! 想找工作而去买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