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首任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后来升为枢机)来华之初洞悉中国为文化古国,若不在思想上先让人心服,便无法发挥福传功能,而当时教会在中国虽有三百年历史,却都由外国人主持,因此无法落地生根。
刚公有鉴于此,便于一九二七年创立了第一个中国神职修会—-主徒会:度献身修会三愿生活,钻研中西学术,从事教育,出版,传教,牧灵,社会等工作,为中华儿女的归主提供一个新方向—这也是圣保禄在雅典揭示未识之神的传统方法。
会院在当时察哈尔省(现为河北省)宣化市北郊建好后,全国慕名而来的有志之士络绎不绝,学成之会士多在华北服务。
一九四九年,主徒会将总会院迁往台北,在会士郭总主教所主持之台北教区从事福传工作,也到基隆、高雄兴建圣堂。同时,选派会士先后至印尼和马来西亚创办学校和圣堂,展开为华侨服务的工作。
一九五零年代,该组织更将恒毅中学复校于新北市新庄区,并兴办台湾首份公教刊物《恒毅双月刊》。
此后,主徒会主要以台湾及海外华人教友为服务对象;派会士先后至印尼和马来西亚创办学校和圣堂,服务区域遍布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