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手术后可利用肿瘤检体进行DNA序列分析,找出癌症所携带的基因变异。根据分析结果,设计病患适用的ctDNA侦测方法。
在癌症复发初期,微量的ctDNA将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病患于手术后定期回诊抽血,借由侦测ctDNA进行癌症复发监控,可在复发初期或复发前提早进行治疗,提高存活率。
一个肿瘤通常可观察到数十种基因异常,而患者间的突变基因分布亦因人而异, 因此在未取得肿瘤检体的情况下,难以利用ctDNA进行癌症侦测。 若仅侦测少数标的将造成灵敏度不足,若欲侦测所有标的则费用将大幅提高。
乙型肝炎是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子之一,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病毒DNA会随机嵌入宿主基因体, 产生肝细胞特有的生物标记:Chimera DNA (嵌合DNA片段)。
由乙型肝炎到肝癌的进程中,被病毒DNA嵌入的特定细胞会发生细胞增殖(clonal expansion), 此时相同来源的增生细胞会带有相同的嵌合DNA,当细胞进一步癌化形成肿瘤时, 特定的嵌合DNA占比将大幅增加,因此可作为代表肿瘤的生物标记
乙肝患者所罹患的肝癌,病毒嵌合DNA侦测率高达9成, 因此不需同时检测数十种基因突变,即具有足够的灵敏度, 能突破ctDNA应用于癌症检测的高价门槛。
大部分基因变异来自单一核苷酸的改变(point mutation),因此容易受到背景定序误差的干扰; 嵌合序列则侦测人类基因中的病毒片段,即使存在背景干扰依然可以准确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