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压力症 —谁可能短期治疗有效?

常有诊友希望可以有多一点时间来会谈,希望可以把心结打开。只是这个多一点时间,有些人可能是三次的咨商,来谈的议题就获得显著的改善,也有的需要几十次的咨商,来逐渐拨云见日。美国杜兰大学的学者,针对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压力症(PTSD),以认知行为治疗(CBT),来看看哪些因素与早期治疗反应好有关。(这边的早期治疗指的是五次以内的咨商,反应好这边的定义是症状的严重度小于研究工具的切截点)

在家长报告部分,与早期治疗反应较好的因素为:较轻微的创伤后压力症、忧郁、焦虑,较少创伤事件。在孩子的部分,较轻微的创伤后压力症、忧郁、焦虑,较少创伤事件,以及较少反刍思考(rumination,指的是不断想着事情的相关情况,就好像录音带不停的重复播放)。

在患有PTSD的孩子,可能会减弱表达的能力,有些症状则比较难由父母或家长来评估(例如反刍思考的症状)。因此与孩子与父母、老师的会谈,了解各方面观察到的创伤症状以及相关创伤事件,会对于整个临床的治疗计划有帮助。

同时在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建议可以考虑比较高"剂量"的治疗(例如增加咨商的次数,或是辅助以药物治疗),同时处理忧郁、焦虑症状,以尽早回复身心健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