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奠基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学校数学是台湾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目前奠基活动是在周末或寒暑假,以数学营的模式在进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师大数学教育中心提出一个新的计划-奠基进教室,即保留奠基活动的精神,将活动修改后融入正式课程之中。 在奠基进教室〈缩放绘〉中,我们看见学生有更多主动思考的机会。借由平板的手指缩放以及在电脑文件上拉动图片,学生可以感受到图形的缩放(吴宛柔 杨凯琳)。然而在利用缩放中心绘制缩放图时,学生却遇到困难。我们认为学生缺少了原图上的点、缩放图上的对应点与缩放中心,三点会成一直线的概念,于是我们以此做为起点,针对学生需要奠定的基础回头去设计奠基活动。 从一开始使用同心圆放射的雷达图作为缩放图的鹰架来作为奠基活动的发想,到后来利用大自然中光影成一直线的概念为设计的核心想法,进而发展出了奠基活动〈立竿见影〉。在历经四大阶段的修改后,〈立竿见影〉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建立原图上的点、缩放图上的对应点与缩放中心,三点会成一直线的概念,是〈立竿见影〉需要确认的活动目标。 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后,我们看见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展了关键的基。在前后测中,虽然样本数不够,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整体上还是有微幅的成长与进步。尤其是与活动情境相关的题目,学生在后测有较为明显的成长。在态度问卷中,可以看见学生在进行奠基活动之后,对于数学的各方面态度都有良好的反馈。对于立竿见影的活动也大都给予肯定,显示在学生心中,立竿见影能帮助他们学习相似形概念。